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寒假作业 > 正文
 

书的征服寒假作业答案

发布时间:2024-04-27 06:41:30 影响了: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书的征服寒假作业答案,提供全面的书的征服寒假作业答案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书的征服寒假作业答案篇一:高一语文寒假作业1(参考答案)_2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 1(参考答案)

1、答案A [A项shì/yì,banɡ/bìnɡ,jia/jí;B项xù,xiàn/chǎn,q?/x?;

C项chì/zhì,sha/nǎn,ju?;D项chà/zhà,bō,jiào/xiào。

2、答案:A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字形的能力。B项中的“桥礅”的“礅”应为“墩”,C项中的“犯而不较”中的“较”应为“校”,D项中的“暗剑难防”中的“剑”应为“箭”。

3、B(A.用词不当,“平静”一般指心情、气氛。C.“系统地”“宣传”,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D.“噩运”指坏运气,“不幸”与“噩”意重复,即定语多余)

4、【答案】 国际语言文化竞争激烈,(3分)要赢得中国软实力就必须加强汉语国际化推广,这也是一项强国战略。(3分)

【解析】 此题考查了压缩能力,压缩时要注意结论一定要鲜明,直接表明观点。可先找到语段讨论的问题,本语段谈论的是中国对汉语推广的重视和投入问题,通过和英国、法国的比较,不难发现,中国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结合字数要求可适当融入背景。

5、【答案】生态文明“东强西弱”;牺牲传统的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答对一点1分,两点得3分,三点满分)

6、 A(A连词,因为;连词,来。B介词,替、给。C副词,竟然、却。D助词,的。)

7、C(①写梁鸿葬父,与“崇尚节操”无关。④写梁鸿为了生存而替人赁舂,与“崇尚节操”无关。⑥写梁鸿著书情况,与“崇尚节操”无关。)

8、A(A原因是“而不为章句”,并非因为家境贫寒)

9、(1)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被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把猪全部拿来赔偿他们。(句子大意对,2分。重点实词对,每个1分)

(2) 这样,只怕是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2分)

(3)(第二天)清早起来,(妻子)便拐弯抹角地跟踪丈夫。(走遍)整个都城,没有谁停下来与他交谈。(3分)

10、(1)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 ②

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

③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 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

(2)①“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愤之情;

②“我已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

③“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表现了对因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

④“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⑤“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11、、①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③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古文参考译文:

梁鸿,字伯鸾,是扶风平陵人。父亲梁让是王莽执政时的城门校尉,后来寓居在北地,死在那里。梁鸿那时年纪还小,因为遇上乱世,就用席子卷着把父亲埋了。后来在太学读书,家境贫寒却崇尚节操,饱读群书,没有不通晓的,却不做文章。完成了学业,就在上林苑放猪。曾经不慎留下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被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把猪全部拿来赔偿给他们。那家主人还认为太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产,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做工来抵。”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就给他做杂务,早早晚晚从不懈怠。那家主人邻居的老人们看梁鸿不是平常人,就一起责怪那家主人,并称赞梁鸿忠厚老实。从此那主人才敬佩梁鸿,觉得他很特别,把猪全部还给梁鸿。梁鸿不接受而离开,返回自己家乡。

有势力的人家仰慕梁鸿的高尚节操,很多要把女儿嫁给他,梁鸿都谢绝不娶。同县孟姓人家有个女儿,形貌肥胖丑陋黝黑,力气很大,能举起石臼,不想匹配婚嫁,年龄都到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什么原因。那女子说:“要嫁给像梁伯鸾那样贤能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礼聘了她。女子请求制作粗布衣服、草鞋,纺织用的筐、搓绳子的工具。等到出嫁,开始装饰打扮进了门。过门七天梁鸿都不答理她。妻子就跪在床前请求说:“我私下听说您有高尚的节义,挑选斥退了几个女子,我(选择夫婿)也高傲地对待过几个男子。现在被(您)舍弃,我哪里敢不向您请罪呢。”梁鸿说:“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到深山隐居的人罢了。你现在居然穿着绮丽的绢绸衣服,涂脂抹粉,这哪里是我的意愿呢?”妻子说:“只是用来看看你的志向罢了。我自有隐居(时穿)的衣服。”于是改变成梳着椎形的髻,穿着粗布衣服,做着家务来到梁鸿的面前。梁鸿非常高兴,说:“这真是我梁鸿的妻子啊,能够服侍我了!”替她取名孟光,字德曜。

过了一段时间,妻子说:“我常听说您想隐居以避祸乱,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行动?怕不是向世俗势力低头了吧?”梁鸿说:“好的。”于是一起到了霸陵山中避世隐居,以种田和纺织为生,闲暇时读读《诗经》《尚书》,弹弹琴,自我娱乐。

后来到了吴国地方,投奔名人皋伯通,住在他家的下屋里,帮人家舂米。每天回到家,妻子都为他摆好饭菜,不敢在梁鸿面前抬头看,并且把放饭菜的几案举到和眉毛平齐的高度。伯通看到这种情形,觉得很奇怪,说:“那个佣工能使妻子这样敬重他,一定不是普通人。”于是让他们住进正房里。梁鸿潜心闭门进行创作,写了十多本书。到他去世时,伯通等人在要离墓旁为他寻得一块墓地。众人都说:“要离是刚烈的人,而伯鸾品格清廉高尚,可以让他们葬地相近。”安葬梁鸿后,他的妻子和儿子回到了家乡扶风。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 2(参考答案)

1、答案A [A项jia/jí,màn/wàn,yù/xū。B项xua,süi/sa,lǜ/shuài。

C项jùn/juàn,jiáo,a/wù。D项sì/cì,cháo,zànɡ/cánɡ。]

2、B【解析】: A中“吉人自有天象”的“象”应为“相”,动词,是“帮助”的意思。C中“问侯”为“问候”。D中“粗制烂造”的“烂”应为“滥”。

3、D(A“乐得合不上嘴”有歧义,是指上帝,还是指上帝安排的这件事。B“灾害”与“解决”搭配不当,应改“解决”为“战胜”。C“悬殊”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

4、【答案】平民参与(或草根公益) 积少成多 利他性 寓善于乐( 4 分)

5、【答案】市政滞后(不足)、人口过多、治安严峻、地理环境差。(每点1分)

6、(1)【答案】 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种树赏花,自得其乐。虽然有永州的司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常常在自然的环抱中独来独往,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不禁会放声歌唱。这是一种闲散、自然、安逸、宁静的隐居生活。

(2)【答案】同意。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全诗表面上写愚溪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

7、(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 明星荧荧 梳晓鬟也(3)惊涛拍岸 (4)奈何取之尽锱铢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7)赢得生前身后名

8、因为我们的民族是崇尚简朴的,而扁担的外形如同最简单的“一”字,是简朴的;我们的民族是勇于忍辱负重的,而扁担的每一条木纹,每一处劲节都要受到冰雪磨砺、风雨敲打、烈火烧烤、汗水浇淬才能屹立于天地间,承千钧重压而不折。所以作者这样说。

9、⑴千百年来,扁担体现着坚忍不拔的意志。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扁担精神。

⑵千百年来,扁担凝结着世世代代文人清贫自守的贞操,熔铸了他们的傲骨和向往。⑶千百年来,扁担体现着革命家“铁肩担道义”的精神的风范。

⑷千百年来,扁担伴随着身无分文的农民艰难的生活,个体的精神是在扁担的重压下变得坚韧。

10、⑴运用了对比、排比的手法。(2分) ⑵扁担虽然不起眼,但是它历经千年,伴随着这个古老而苦难的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2分)

11、⑴“颤悠悠”形象地体现了扁担在重压下坚忍不拔的精神。“悠悠”两字还有“不间断”的意味,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扁担精神能被永远地继承下去的愿望。(2分) ⑵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 ⑶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要呼吁“扁担精神”。因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优裕了,而人的意志和精神也似乎随之淡化、软化了。在追名逐利的滚滚潮流中,投机钻营,豪取巧夺,正泛滥成一种时尚。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 3(参考答案)

1.答案B [A项ǎo/niù,bào/páo,“系”均读xì。B项jia/xia,miù/m?u,Xià/shà。

C项“婢、髀”均读bì,cáo/züo,dàn/chǎn。D项mǎo/liǔ,zì/zhài,“挞、闼”均读tà。]

2.C【解析】: A“诀巧”应为“诀窍”B“好高鹜远”应为“好高骛远”D“功亏一匮”应为“功亏一篑”

3.D (A. “??的原因,是因为??”错,去掉“的原因”;B不合逻辑,分类混乱,校服不属于学习用品;C成分残缺,“表达”后面应有宾语中心词“的愿望”)

4.【答案】全球化视野、追求卓越(一流)的意识、宽松的环境、平和的心态、

5(1)一个寂寞孤独、乐观旷达、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诗人行走在谪戍伊犁的途中,面对高耸壮美的天山,

行人稀少,环境空旷,不免感到寂寥;“相对笑”反映了诗人处于逆境还能笑着面对的乐观旷达;“满头晴雪”实质暗含诗人的不忘国事壮志难酬。

(2)①借景抒情。如第一、二句,高耸壮美的天山导我西行,并与我这寂寥之人为伴。山众且美,人少且空,形成鲜明的对照,不免感到寂寥。②比喻。如,第一句中“琼瑶”,是洁白晶莹的美玉,用来比喻天山上的积雪,非常贴切。第四句中的“晴雪”是晴天的积雪,用来比喻诗人的白发。③拟人。“我与山灵相对笑”,承接第二句“伴寂寥”而来。诗人面对“寂寥”的情景,无可奈何,似乎眼前的山灵面对自己含笑。④双关。“满头”,既指山头,也指人头。“晴雪”,是晴天的积雪,格外洁白,语意双关,既指山上积雪,也指头上的白发。⑤对比。山众且美,人少且空,形成鲜明的对照,不免感到寂寥。

6、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⑵不愤不启⑶水落而石出者⑷剑阁峥嵘而崔嵬⑸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⑹不敢言而敢怒⑺则孤陋而寡闻

7、佛教传入中国,经过近一千年的发展才有理学诞生总结了思想重建的事例,证明“中西学术思想的真正融合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历程”3分; 将佛教和西方思想比较,用时代与佛教传入时的时代差异,说明当今中西思想融合的复杂性。3分

8、远离热闹,甘于寂寞;献身学术,为中西文化的融合而努力进取。每点2分

9、①与“科学”相印证的有“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等(《论语?阳货》)。

②与民主相互印证的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的“诛一夫”非为“弑君”思想等。 ③与平等相互印证的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论语?季氏》

④与博爱相互印证的有“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孟子?梁惠王上》。每点答出一条得2分。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 4(参考答案)

1.答案D [A项qià,biy/bì,fàn/biün。B项jiá,chái/jǐ,zhtn/chan。

C项tuün/duün,yìnɡ/t?nɡ,sha。D项ch?u/tüo,zhuō/chǔ,shyn/zhan。]

2.【答案】C 【解析】 A.“归纳演译”应该是“归纳演绎” B.“自行其事”应该是“自行其是”D.“一愁莫展”应该是“一筹莫展”本题还涉及到两种情况需要注意:一是同义异形词,B项中“丰姿潇洒”也可写作“风姿潇洒”;二是音近形异词,A项中的“归纳演译(绎)”,B中的“各行其事(是)”,D项中的“一愁(筹)莫展”。注意到这两点就可越过命题陷阱作出正确的选择。

3.(5分)【答案】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4. 【答案】海区特点、地质构造、历史记载

5.D(轻:以??为轻,轻视。 )

6.C(①③是仁政带来的结果)

7.D(应是曾巩疏远王安石。)

8. ①(4分) 曾巩就招待他吃饭,送给他帽子和衣服,把车马和骑从借给他,让他在齐州四境夸示炫耀。

②(3分)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能有超过他的。

③(3分)我所说的吝啬,是指他勇于作为,而吝啬于改正过错罢了!

9、答:(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2)例如: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10.(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 (3)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4)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5)廊腰缦回,檐牙高啄(6)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8)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

书的征服寒假作业答案

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把车马和随从借给他,让他在齐州四境夸示炫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

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

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世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晚生后辈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一次经过朝廷时,神宗召见他,对他慰劳问候,十分宠信,任命他为中书舍人。

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气势很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的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罢了。”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 5(参考答案)

1.答案D [A项zynɡ/c?nɡ,ch?u,jūn/ɡu?。B项xiànɡ,l?nɡ/n?nɡ,la/yua。

C项l?u/lù,nián/zhün,jit。D项zhì/shí,xiüo/xuy,tünɡ/shünɡ。]

2.A 集腋成裘

3. 【答案】(1)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2)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

4.(1)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写出了青山历历在目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的路面之状。 ②用了视听(动静)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是视觉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描写。 ③“数声啼鸟怨年华”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2)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词人站在荷塘边,想起从前路过此地,乘着酒意,观赏荷花,引发叩问:“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

5. ⑴金就厉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⑵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⑷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⑸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⑹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⑺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⑻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 6(参考答案)

1.答案D [A项鲜(xiün)活/鲜(xiǎn)为人知。B项估量(liánɡ)/量(liànɡ)体裁衣。

C项裨(bì)益/纵横捭(bǎi)阖,忌惮(dàn)/殚(dün)精竭虑。]

2.C(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把“实施”后的“了”改为“的”,“处置法”后边的“后”删去。B.句式杂糅。删去“造成的恶果”。D.搭配不当,“走出??重要出路”不妥)

3.【答案】应该是品学兼优、具备自学能力(一定潜能)的人才,具备一定创造性,兴趣广泛,心态阳光。(每个要点1分)

4.C【御车:驾车(的车夫)。】

5.D 【A,①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连词,表示转折关系。B,①代词,他;②副词表示推测语气。 C,①介词,到;②介词,对于。D①副词,指代动作的一方,这里指代第三人称;②副词,指代动作的一方,这里指代第三人称。】

6.D【“认为官场险恶”、“眭夸拒官富有远见”在原文中缺乏依据。】

7.(1)眭夸就借口(1分)说自己是运送租粮的乡下人,假装成赶车的车夫,才(1分)得以走出关卡。

(2)崔浩便为他开脱说情(1分),眭夸才得以免受罪罚(1分)。

(3)眭夸的岳父(或“夫人的父亲”)巨鹿人魏攀,是当时显达之士。(判断句1分)眭夸(主语补充正确1分)对他不曾用女婿的礼节,两人的感情如同朋友(本句句意1分)。

8.“低调”是指青稞看似“平淡”却“伟大”,看似“其貌不扬”却是个“硬汉”,看似只是“率性而为”却充满了美感;(2分)“顽强”是青稞能在“土质很差”、环境恶劣、多风季节里蓬勃生长。(2分)

9.青稞在劲风中左右摇摆,与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姿态相似;(2分)青稞不畏劲风,坚韧顽强、自由自在的精神与鸟儿顽强自由翱翔于天空的精神相契合。10.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2分)表现了江南稻田的与家乡的青稞地的差别,(2分)突出青稞率性、粗犷、富有内涵的美。(2分)

11.不同意。本文通过对故乡青稞的描写,表现的是作者对故乡西藏的依恋和热爱之情,(3分)结尾由爱青稞拓展到对母亲、对故乡的孝敬,升华了主题,并不多余,不能删除。(3分)或:同意。本文通过对故乡青稞地的描写,表现的是作者对故乡西藏的依恋和热爱之情,(3分)而从前面的描写中,读者已能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感情,如果以“我仿似一下子扑进了母亲的怀里”一段作结,这样全文戛然而止,余味无穷。(3分)

12.(1)句读之不知(2)小乔初嫁了

(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5)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6)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

(7)玉盘珍羞直万钱 (8)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 7(参考答案)

1.【解析】:A/调剂 冥顽 B掂量 C砝码 D怦然

2. C(A项去掉“经过”。B项“第一部”与“处女作”重复,D项优劣高下应对应两方面)

3.[示例]水磨青砖砌墙;矮脚吊扇门、趟栊和硬木大门组成门廊;小天井隔成三间两廊、左右对称的布局;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

4.(1)“拖”写黑云的移动。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云带雨来移过江岸的情景。墨云似乎有意拖动着春雨,很有情味 。

【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炼字题,就是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比如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意为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变简单为多样等。

(2)“闲”“静”“又” 。“闲”字:看似悠闲,实则是词人短梦后心有愁思难以遣除,所以借饮茶来消解梦后的惘然。“静”字:燕子筑巢的忙与人的静形成对比,暗示词人无聊的心绪:大好春光而无事可为。“又”字: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一个“又”字,暗示无事可为,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要从抒情方式入手。直接抒情的,抓情感词,抓议论句。间接抒情的,抓意象(人物、事件、景物、器物),通过意象揣摩情感。如果是以景衬情,要分清是正衬,还是反衬。用了典故的,要注意区分是正用,还是反用。还可以通过表现手法反求情感。

5.(6分)①特定时代精神引领与思想交锋的需要。②作为政治符号被误读、被神化。③被实用主义者解构、利用。(每点2分)

6.(6分)①鲁迅是一代文学大师、文化英雄;②鲁迅没有虚荣心,平凡、本色、朴实;

③鲁迅身上也有缺点。(每点2分)

7.(6分)①必须远离功利;②应该本真地宣扬作家的人格魅力;③应以平等的心态和眼

光看待名人。(每点2分)

书的征服寒假作业答案篇二:2013寒假作业

历史寒假作业之综合练习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海内外明代迁民后裔寻根祭祖的

圣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每年都能吸引众多的

海内外华夏儿女。这种寻根祭祖情结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2.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中说:“封建毁而选

举行,守令席(袭)诸侯之权。”秦朝的这一变化

①是指废分封、行郡县 ②受到科举制的影响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有历史学家在评价中国古代某项政治制度时说:“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一制度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C.郡国并行制 D.科举制

4.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①专门处理宫廷事务②参与机要政务 ③都无决策权④直接统领六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诗中描述的“海战”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6.公元1911年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形势不断高涨的一年,其表现有

①黄花岗起义 ②武昌起义③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④宣统帝退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这句话称赞的是

A.义和团运动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是打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于

A.江西瑞金B.江西南昌

C.贵州遵义D.陕西延安

9.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直接经验来自于

A.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B.《共产党宣言》

C.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十月革命实践

10.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这次全民族的奋斗是为了

A.推翻清朝统治 B.争取抗日战争胜利

C.推翻北洋军阀 D.争取解放战争胜利

11.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把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土豪、分田地” ②“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12.周恩来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前说:“这次是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了,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又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要本着学习的精神去做。”这次会议是

A.1954年,日内瓦会议B.1949年,毛泽东率团访问苏联

C.1955年,亚非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3. 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较,

最显著不同是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列强办厂的特权

14.《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最早设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15.《文汇报:跨世纪的鲜亮印记》统计出右图所示一组热门词汇,由此可以看出世纪之交的中国

A.外交取得突破性的发展B.民主法制建设切实推进

C.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起步D.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16.“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关于罗马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B.发展完备的标志是《民法大全》

C.经历了从万民法到公民法的演变D.罗马法精神传承后世影响深远

17.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A.国王是国家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国王、内阁、议会三权分立

C.议会主权至上,议员都由国王任命 D.内阁实际上对国王负责

18.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个共和国,只能有一

块小小的领土,这是很自然的,否则他就不能长期存在。”但近代哪个国家的政治实践最先否定了他的这一看法

A.英国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9.近代法国政权更迭频繁,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法国共和制政体稳定确立下来是在

A.第一共和国时期 B.第二共和国时期 C.巴黎公社时期 D.第三共和国时期

20.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实现“由理想到现实”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21.右图是我国漫画家华君武的一幅作品。下列对该漫画的

解读不正确的是A.“援助”是指美国的马歇

B.创作时间不会晚于1945年

C.体现了美国控制西欧的企图

D.揭露了美国对外政策的本质

22.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参与这一运动的国家

A.都是亚非拉新兴国家B.共同斗争,打破了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局面

C.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D.团结一致,与美国、西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2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下列一组图片,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三八线柏林墙

A.民族独立B.欧洲分裂 C.局部战争 D.美苏冷战

24.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为实现这一计划,西欧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组建了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②欧洲煤钢共同体 ③欧洲共同体 ④欧洲联盟

A.①② B.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

25. 20世纪90年代,有人评论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

A.当今世界由五大国共同主导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D.美国不再是唯一超级大国

II卷(50分)

26.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秦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什么?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在选官制度上有何体现?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材料二 宋代政治制度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一一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据材料二,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4分)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3)用史实说明明清“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

27. (12分)法律文献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衽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挥。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材料二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

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四 宪法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

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利?(2分)

(3)材料三中,美国建立图示体制的法律文献是什么(1分)这部法律体现出

哪些原则?(3分)

书的征服寒假作业答案篇三:2014年寒假作业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历史寒假作业一

班级: 姓名: 分数: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共32

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 戴逸先生评论清王朝某项制度时说:“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

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如升革文武官员、审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礼节、查考兵马钱粮等。”与“它”相关的是

A.“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中书取旨,门下封驳” C.“首辅独专票拟,阁权至重”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2. 史学家白寿彝考证后指出:“晋的原县,第一个县大夫为赵衰,称为原季,而继任者为赵衰之子赵同,

亦称原同。”《左传》记载赵简子在作战时宣誓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遭到破坏B.分封等级秩序消失 C.县的面积比郡大D.郡县行政组织出现

3.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

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

4. “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

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从根本上讲朱熹在强调 A.教育旨在“明人伦,正纲常”B.学校教育不能以词章为主 C.学校教育要体现社会责任感 D.学习与修养要循序渐进

5. 近代中国某部著作的指导思想是:“照得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本军师恭膺圣命,总理朝

纲,爰综政治大略,编成…… ”该书

A.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C.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D.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

6. 陈独秀说:“新文化运动是觉得旧的文化还有不足的地方,更加上新的科学、宗教、道德、文学、美

术、音乐等的运动。”由此可见,作者主要强调这场运动是要 A.彻底割裂旧的传统文化 B.实现中国文化的全盘西化 C.建立适合国情的新文化 D.革旧纳新建立近代新文化

7.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为挽救民族危机,各种政

治力量进行了努力和探索。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 B.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局,广为制造”

C.台湾人民“呜啰罢市”,发布檄文“绝不拱手让台” D.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8. 按照战争常识,人民负担战争的人力一般不能超过总人口的12%,但是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区表现出

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而此次动员的民工高达总人口的16%,可以说超出了最高的负担界限。某些地区几乎是全民动员。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解放区的战争动员能力主要基于

A.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丧失民心 B.解放区“耕者有其田”基本实现 C.解放区各级地方政权的巩固 D.华东、中原战场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

9. 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

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 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B.分配关系的调整 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

D.农村改革的支撑

10. 美国学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西方由于自己的技术成就、经济活力以及

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最终导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动力。结果,极为稳定而又保守的中国社会,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得四分五裂”。材料不能够体现的史观是

A.文明史观 B.全球史观

C.近代化史观D.社会史观

11. 1949年6月16日,作为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的《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右上角的报头是自上而下

的四个黑顿顿的颜体楷书,由民盟副主席兼任社长的章伯钧的妻子李建生填写;后来,由于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元旦报头替换成沈钧儒题写的红彤彤、似有欧体风格的行楷;1967年元旦报头被替换成毛泽东的墨迹。报头的替换体现了

A.“双百”方针的贯彻与落实 B.新闻媒体的发展与繁荣

C.“左”倾错误对媒体的影响 D.人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A.通过停止炮击金门得到了实现B.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一个中国”的基本立场 D.直接促使“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

13.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全部属于贵

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

A.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B.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 C.将立法权赋予执政官D.以财产多寡分享政治权力

14. 城邦国家通过武力征服邻国而向帝国转化在古代世界史上是一个通则。但为什么雅典没有完成统一希

腊民族的大业,转化为一个希腊大帝国,而罗马却完成了帝国大业? 下列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罗马人更具务实性B.雅典城邦相对弱小 C.罗马文明优于雅典D.二者所处时代不同

15. 如果纯粹按市场交换的规则和方式,欧洲是不可能积累起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的。但新航路的开

辟给欧洲资产阶级带来了“新天地”。就是说,新航路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A.美洲和亚洲的资源以及非洲的人口 B.东方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C.以人为本的思想解放潮流 D.日益广阔的世界市场

16. 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记述“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引流,

马尼拉大帆船(指中国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送

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上述历史现象表明 A.西方工业文明开始向东方渗透 B.中国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受益者 C.印度沦为西方工业化的原料产地 D.美洲成为西方工业品的最大市场

17.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徐斌指出,美国崛起的时期通常是指19世纪末前后约100年的时间。充分运用西

欧工业革命的成果、善于利用国际矛盾、拥有独特的地缘位置等,让美国直接跻身世界一流国家之列。这里徐斌强调美国崛起的外部因素主要在于

A.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紧密 B.美国独立后与各地联系加强 C.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确立

18. 19世纪末的美国,金钱腐蚀权力的发展势头愈发不可遏制,实业和金融巨头聚敛了大量财富。凭借

手中的金元,他们疯狂“收购”公职人员持有的政治权力。上述材料说明

A.美国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B.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美国社会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政治腐败 D.垄断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权的影响加强

19.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第一次提出“工业革命”一词,它包含着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

个方面。你对社会变革的理解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 C.社会分为两大对立阶级 D.自由主义被国家干预思想所取代

20. 观察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1934年5月)。(据张一凡《1934年之我国农产

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 21.

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 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 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

21. 1933年,罗斯福政府承认苏联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934年,美国国会废除干涉古巴主权的《普拉

特修正案》,美军撤出海地和尼加拉瓜,美国允许菲律宾独立。美国推行这些政策的实质是 A.保护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B.美国军事力量下降 C.美国外交政策的需要 D.美国与这些国家结盟

22. 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

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

A.代议制民主 B.总统制政体 C.两党制特色 D.联邦制机制

23. 据外媒报道,英国王室凯特王妃于英国时间2013年7月22日下午16时24分,在伦敦圣玛丽医院生

下一名7.6斤男婴这是威廉与凯特这对皇家夫妇的第一个孩子,也是英国王位第三顺位继承人,如果

小乔治将来成为国王,将会成为英国的乔治七世。你认为他即位后A.可以修改不符合国家利益的法律 B.可以直接任命首相 C.依据《权利法案》履行国王职责 D.可以决定英国的财政预算

24. 下列法律条文与“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

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出自同一部法律的是

A.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B.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C.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D.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25. 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

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26.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写道:“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

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种思想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列宁认为这两种政体 A.统治方式不一样,代议制政权机构不适合俄国国情 B.有质的差别,前者代表资产阶级,后者代表无产阶级 C.俄国革命形势需要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前者已过时,俄国革命正在向社会主义阶段过渡

27. 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

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 A.资本主义已过时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8.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写道:“在中世纪时期,人们的视野,无论在观察客观世界,或在

认识自己时,都被一层纱幕遮住了。意大利人最早把这层障眼的纱幕撕去了,因而认识了客观世界,并且认识了自己。”其中的两个“认识”分别可能是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人文精神”的复苏 B.牛顿经典力学建立、资产阶级宗教观的建立 C.近代科学的产生、构建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D.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理性主义”的光辉

29. 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的伽利略,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代科学家的第

一人”,但在当时却遭到罗马天主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这一状况深刻的表明 A.伽利略反对神学的革命精神B.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之间斗争激烈 C.教会为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措施 D.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之间的敌对关系

30. 德意志作家伊拉斯谟批驳马丁·路德的理论,即:大多数的人将注定永远受罚,只有少数人会得救,

原因不是他们的生活无瑕疵,而是因为上帝的恩赐。材料信息表明

A.宗教改革极大的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 B.伊拉斯谟的观点更彰显人文主义思想 C.路德认为不应该盲目听从教会的说教 D.伊拉斯谟批判了教士荒淫伪善的面目

31. 康德说:“唯有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才能给人类带来启蒙。”康德的论述主要

A.强调自由是天赋人权B.推崇理性主义的精神和原则 C.倡导以自由为核心的思想启蒙 D.主张建立民主体制维护自由

32. 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由此可

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共同之处是

A.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B.将社会生活理想化 C.否定现行社会制度 D.情节怪诞离奇虚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33、(25分)阅读下列《全球通史》中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能率先从事海外扩张,仅仅是因为它们幸运地兼备有利的地理位置、航海技术和宗教动力。但是,这一扩张没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动力作后盾,这就说明了伊比利亚国家为什么不能有效地利用它们的新帝国。它们缺乏从事帝国贸易所必需的航运业以及能向西属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制成品的工业。诚然,有数十年西班牙的工业由于海外制造品市场的突然发展而受到促进,然而,约156O年前后,工业的发展停止了,随即开始了长期的衰落。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屈尊的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年前后)这些经济落后的伊比利亚国家”得以扩张(8分)及其在16世纪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态度,并予以简要评析。(11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示意图能够简洁明了地再现历史知识。

图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一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唐朝和美国政府机构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5、(15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

材料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1)材料中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原则?(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9分)

相关热词搜索:作业 寒假 征服 答案 书的征服阅读答案 书的征服阅读答案2014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