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记述文 > 正文
 

第一人称记述文

发布时间:2024-04-27 05:34:47 影响了:

第一人称记述文篇一:记叙文人称作用

记叙文人称作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

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2、这篇散文(写景写物),作者从“你”的角度来抒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用第二人称的写法,起的是拟人化作用,便于直接对青菜(景或物)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

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题示例:第一问:文章以第人称叙事。

第二问:人称作用:第一人称:

1、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使故事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便于直抒胸臆;

3、运用第一人称叙事中的“我”的作用:

A、我是全文的线索性人物;

B、通过我的见闻感受表现或烘托人物形象;

C、在我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或者希望;

第二人称作用:A、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B、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第三人称:是以“他”叙事。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可以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叙述的角度比较灵活、自如。

示例: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距离,更具客观性。

4、文章对??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 第一问:①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相互交叉。

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解析:人称的变化往往意味着表达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作者情感的变化,所以分析人称的时候,就不能忘记这两个方面的分析角度。 我们熟悉了这个知识点,还得充分理解文章的情感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准确识别相应的人称以及它所承载的思想情感。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理解人称千万不能够脱离文章,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准确扣住作者的议论抒情文段进行分析。

第一人称记述文篇二:记叙文的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 。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第一人称记述文篇三:记叙文叙述视角

视角Point of View

视角

Point of view is the position from which the story is told. It is the author’s relationship to his or her fictional world, especially to the minds of the characters. There are four common points of view as follows. 记叙文写作时视角的掌握非常重要。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传统的叙事作品中主要是采用旁观者的口吻,即第三人称叙述。较晚近的叙事作品中第一人称的叙述多了起来。还有一类较为罕见的叙述视角是第二人称叙述。除了上述三种视角之外,另一类较重要的特殊情况是变换人称和视角的叙述。总起来说就是四种情形: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和人称或视角变换叙述。本文只讲述前三种。

第一人称

In the first–person position, the author is even more restricted: one of the characters tells the story, eliminating the author can reveal anything about one character, even things the character may be dimly aware of, here the narration is restricted to what one character says he or she observes. The character-narrator many be a major character that is at the center of events or a minor character that does not participate but simply observes the action. 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记叙,使人感到亲切,读者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形式常用在写自传、本人经历或记叙耳闻目睹的事件。例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著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著作都是以主人公为第一人称视角,比如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绝大多数的故事,是以福尔摩斯的朋友及传记作家约翰·H·华生医师的角度叙述的。只有两篇是由福尔摩斯亲自叙述,两篇是由第三人称角度撰写。因为如果故事主要由福尔摩斯叙述的话,读者就可以通过主人公的各种描写而猜测出案件的进展和结局,减弱了侦探小说惊心动魄的刺激性。

优点:

?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

?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得体会作者心情。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第 1 页 共 1 页

第一人称经验视角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其局限性,读者仅能看到聚焦人物视野之内的事物,这样就容易产生悬念。读者只能随着“我”来观察周围人物的言行,对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情感仅能作出种种猜测。这也要求读者积极投入阐释过程,不断作出自己的判断。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视角因此而移入作品内部,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这种叙述角度有两个特点:首先,这个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他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而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价。这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不同于作品中其他角色,比其他故事中人物更“透明”、更易于理解。其次,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

例如英国作家笛福的著作《鲁滨孙漂流记》:

I was born in the year 1632, in the city of York, of a good family, through not of that country, my father being a foreigner of Bremen, who settled first at hull.He got a good Estate by Merchandise, and leaving off his Trade, lived afterward at York, from whence he had married my Mother, Relations were named Robinson, a very good Family at Country, and from whom I was called Robinson Kreutznaer, but by the usual Corruption of Words in England, we are now called, nay we call our Selves, and writer Name Crusoe, and so my Companions always called me.

译文:

一六三二年,我生在约克市一个上流社会的家庭。我们不是本地人。父亲是德国不来梅市人。他移居英国后,先住在赫尔市,经商发家后就收了生意,最后搬到约克市定居,并在那儿娶了我母亲。母亲娘家姓鲁滨孙,是当地的一家名门望族,因而给我取名叫鲁滨孙·克罗伊茨内。由于英国人一读"克罗伊茨内"这个德国姓,发音就走样,结果大家就叫我们"克罗索",以致连我们自己也这么叫,这么写了。所以,我的朋友们都叫我克罗索。

———《鲁滨孙漂流记》① 分析:

本段是这部小说的第一章开头,作者运用第一人称视角讲述这个故事,从“I was born in the year 1632, in the city of York?”开始,到“and writer Name Crusoe, and so my Companions always called me. ”结束,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故事,融入到主人公鲁滨逊的叙述中。鲁滨逊作为叙述者兼主人公,轻而易举的获得了读者的关注,为接下来悲惨遭遇的叙述作好了充分的铺垫。

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在言语活动中﹐指称与说话人相对的听话人。如"你"﹐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二人称是较少见的叙述方式。一部分人认为,文学作品根本不存在第二人称的形式。即便是第二人称,以“你”等来做叙述,也需要存在“我”的第一人称叙述形式,所以从根本上讲,依然是第一人称。也有人认为是第一、二人称兼用。当然,还有另一种理解。第二人称便是以①《鲁滨孙漂流记》: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徐霞村译

第 2 页 共 2 页

配角来作为主角,将真正的主角(隐藏主角)作为配角来叙述,这便是以第二个人的思考模式与态度来评判主角,其实意在讲述隐藏主角的故事。

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由于叙述者通常是身份不确定的旁观者,因而造成这类叙述的传统特点是无视角限制。叙述者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可以了解过去、预知未来,还可随意进入任何一个人物的心灵深处挖掘隐私。由于叙述视点可以游移,这种叙述也可称作无焦点叙述。总之,这种叙述方式由于没有视角限制而使作者获得了充分的自由。而第三人称其实又分三种,分别是全知视角、受限视角和客观视角。

示例:

?小明在教室门口发现了100元钱,他弯腰捡起来,攥着它在走廊里徘徊了很久,最终走向了办公室。

这段只描写了人物所看到的,没有分析,没有评价,属于客观视角叙述。

?小明在教室门口捡了100元钱,他想:“我早就该给自己换一双新的轮滑鞋了,可是语文老师讲过好孩子应该拾金不昧。我到底该怎么办呢?”他攥着钱在走廊里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做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慢慢的走向了办公室。

这段对小明进行了心理描写,介绍了他的内心想法,属于有限视角叙述。

?小明在教室门口捡到了100元钱,他不知道那是粗心的小红丢的。他攥着钱在走廊里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走向了办公室。然而,此时的办公室里空无一人……

这段描写了小明所不知道的事,叙述者无所不知,说出了小明不知道的秘密,属于全知视角叙述。

优点:

?运用第三人称即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 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用第三人称的视角记叙,使人感到客观,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

全知视角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In the omniscient position, the author, not one of the characters, tells the story, and the author assumes complete knowledge of the characters’ actions and thoughts. The 第 3 页 共 3 页

author can thus move at will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one time to another, one character to another, and can even speak his or her own views directly to the reader as the work goes along.

简而言之,全知视角是指叙述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有权利说出书中任何一个人都不知道的秘密。例如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著作《红字》,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著作《德伯家的苔丝》,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的著作《约瑟夫·安德鲁斯》都运用了全知视角描写。

例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著作《老人与海》中的两段:

The boy went out. They had eaten with no light on the table and the old an took off his trousers and went to bed in the dark. He rolled his trousers up to make a pillow, putting the newspaper inside them. He rolled himself in the blanket and slept on the other old newspapers that covered the springs of the bed. He was asleep in a short time and he dreamed of Africa when he was a boy and the long golden beaches and the white beaches, so white they hurt your eyes, and the high capes and the great brown mountains.

译文:

男孩走了。他们在没有灯光的桌子上吃完了晚餐之后,老人便脱下了长裤,在黑暗中上了床。他把裤子卷起来,再塞些报纸进去便成了枕头。然后,他把自己也卷进毛毯里,睡在另一张由旧报纸覆盖着的弹簧床上。他很快地就睡着了,他梦见了非洲,梦中他还是个小孩,他梦见那绵延的金色海滩和那白得刺眼的海岸,也梦见那高耸的海岬和棕色的山脉。 ———《老人与海》①

These were relics of his wife. Once there had been a tinted photograph of his wife on the wall but he had taken it down because it made him too lonely to see it and it was on the shelf in the corner under his clean shirt.

译文:

这些都是他亡妻的遗物。墙上也曾经挂着一张他妻子的彩色照片,但每每触目,总使他感到无限凄凉,于是他便将它取下放在墙角的架子上,覆盖在一件干净的衬衫下。

分析:

这两部分作者站在一个类似于上帝的角度向我们讲述老人的生活,“ He was asleep in a short time and he dreamed of Africa when he was a boy and the long golden beaches and the white beaches”他很快地就睡

第一人称记述文

着了,他梦见了非洲,梦中他还是个小孩,他梦见那绵延的金色海滩和那白得刺眼的海岸??These were relics of his wife.这些都是他亡妻的遗物。通过这些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叙述者知道老人的一切,包括连老人也不记得的梦境。 ①《老人与海》:以下皆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李育超译

第 4 页 共 4 页

有限视角 Limited Point Of View

When the limited position is used , the author still narrates the story but restricts his or her revelation---and therefore our knowledge ---of the thoughts of all but one character. This character may be either a main or peripheral character.

有限视角即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一样多,人物不知道的事,叙述者也无权叙说,叙述者站在与人物同一角度。例如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好青年古德曼?布朗》,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斯蒂芬·克莱恩的《海上扁舟》,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都运用了有限视角叙述。

例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著作《老人与海》中的两段:

All my life the early sun has hurt my eyes, he thought. Yet they are still good. In the evening I can look straight into it without getting the blackness. It has more force in the evening too. But in the morning it is painful.

译文:

他心想,在我一生中,清早的阳光总是刺痛我的双眼,然而它们依然还很好。我可以在黄昏时定眼望着太阳而不致眼前发黑。其实黄昏的阳光更强,但是早晨的阳光就是那么伤人。

But, he thought, I keep them with precision. Only I have no luck any more. But who knows? Maybe today. Every day is a new day. It is better to be lucky. But I would rather be exact. Then when luck comes you are ready.”

译文:

“他想,我总是把它们精确地放在适当的地方的。这问题只在于我的运气就此不好了。可是谁说得准呢?说不定今天就转运。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分析:

这两部分都描写了老人的内心想法All my life the early sun has hurt my eyes, he thought. Yet they are still good.他心想,在我一生中,清早的阳光总是刺痛我的双眼,然而它们依然还很好。he thought, I keep them with precision. Only I have no luck any more 虽然老人知道自己运气不好,但他没有放弃希望,依旧乐观自信地准备运气来。此处的人物有限视角将读者拉入到故事中,读者的心弦和老人自然地连在了一起,一起等待运气的到来。

客观视角 Objective Point Of View

第 5 页 共 5 页

相关热词搜索:记述 人称 600字第一人称记述文 记述文的叙述的人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