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施方案 > 正文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

发布时间:2024-04-25 23:19:04 影响了: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一)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一、 病例分析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是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因素。我国的患病率低于国外,约为 3%~10%,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迄今为止,现代西医学关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意见尚未趋于一致。鉴于传统降压药对血液、生化、脂类代谢及心理行为尚存在程度不等的副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治疗验方】

 (1)降压方

 组成:生石决 30 克,罗布麻叶 30 克,豨莶草 30 克,白芍 10 克,益母草 10 克,汉防己 10 克,桑寄生 15 克,丹参 15 克。

 加减:头痛项强加葛根、藁本;面红目赤、便秘加黄芩、大黄;腰痛楚、夜尿多加川断、益智仁、黄精;心悸、脉结代加炙甘草、桂枝、大枣、阿胶;胸闷、心前区前痛加全瓜蒌、郁金、失笑散、延胡;血脂高加山楂、泽泻、茵陈、制首乌、决明子。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活血潜降汤

 组成:川牛膝 20 克,钩藤 30 克,丹参 20 克,益母草 10 克,桑寄生 15克,地龙 10 克,川贝母 6 克,生地 10 克,山药 10 克,泽泻 20 克,甘杞子 10克,制附子 3 克,茶叶适量。

  加减:失眠加夜交藤、炒枣仁;心悸气短加五味子、明党参;神疲乏力加焦自术、黄芪;腰酸肢冷者川牛膝改怀牛膝,附子增至 10 克,加杜仲;舌麻肢麻加全蝎、白僵蚕;半身不遂加川芎、黄芪;动脉硬化加首乌、草决明;血脂及胆固醇高加山楂;纳差加山楂或莱菔子。

 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

 2、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此外可伴见皮肤瘙痒,易生痈疖等。实验室检查以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为特征。长期发展可影响脏器的功能而引起多种并发症。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达 100 万~200 万人,其发病率已超过人群的 2%~4%,其中以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以致肺燥胃热,肾阴亏损发为消渴。临床根据症状辨证分为燥火伤肺、胃燥津伤、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证型。

 【治疗验方】

 1)阴虚燥热: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消渴方加味。方中重用花粉以生津止渴;配以黄连清心降火;生地,藕汁,人乳汁,百合养阴润燥增液;姜汁佐以和胃防苦寒伤胃。

 如口干甚者加麦冬,葛根各 10g;津伤便秘者加决明子 30g;燥热便结加大黄 3~6g。

 (2)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饮加味。方中人参补益元气,生津止渴;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敛津生液。

 若乏力、自汗、气短较重者加生黄芪 30g;多食善饥者加玉竹 10~15g;口渴甚者加花粉 30g。

 (3)阴阳两虚:

 治法:温阳育阴。

 方药:金匮肾气丸。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引火归元;六味地黄滋养肾阴,阴中求阳,协调阴阳。

 若夜尿多或尿如脂膏者加益智仁、茧丝子、生白果各 10~15g;少尿或浮肿者加生黄芪 30g、白术 10g、防己 10~20g;五更泻者加补骨脂 10~15g、吴萸 10g、肉豆蔻 10g;阳痿早泄加仙灵脾 10~15g、仙茅 10~15g。

相关热词搜索:中医药 知识讲座 健康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