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语文 > 正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

发布时间:2024-04-26 23:03:47 影响了:

六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篇一: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完整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1、我们爱你啊,中国 2、郑成功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4、古诗两首 5、负荆请罪 6、船长 7、爱之链 8、小草和大树 9、轮椅上的霍金 10、生命的林子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12、姥姥的剪纸 13、牛郎织女 14、安塞腰鼓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16、草原 17、麋鹿 18、给家乡孩子的信 19、钱学森 20、詹天佑21、鞋匠的儿子 22、古诗两首 23、学与问 24、大自然的文字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1《我们爱你啊,中国》课文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 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 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啊,我们爱你,中国!

我们爱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 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 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 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

我们爱你—— 龙井茶的清香, 茅台酒的纯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

我们爱你—— 傣家竹楼前如水的月色, 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的巍峨;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大草原的羊群、戈壁滩的骆驼。

我们爱你—— 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 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 神州万里涌动的滚滚春潮, 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

我们爱你—— 奋斗书写的史册, 汗水浇灌的硕果。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 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我们奋发,我们开拓, 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 我们爱你啊,中国!

2《郑成功》课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

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郑成功在厦门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四处嘹望。这支前进中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六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

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喜出望外。他们把粮食、海鲜、蔬菜和茶叶送来慰劳郑军官兵。高山族的酋长也送来鹿皮和兽肉,要见郑成功。郑成功赠给他们绸布和烟草,表示谢意。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大力发展生产。他派人把汉族农民用的犁、耙、锄、镰等农具,送

到高山族弟兄手里。高山族弟兄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新技术,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课文

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

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可是,不久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时间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原来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4《古诗两首》课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忽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意思: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示儿 --陆游

sǐ qù yuán zhī wàn shì kōng 死 去 元 知 万 事 空 , dàn bēi bù jiàn jiǔ zhōu tóng 但 悲 不 见 九 州 同 。

wáng shī běi dìng zhōng yuán rì 王 师 北 定 中 原 日 , jiā jì wú wàng gào nǎi wēng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 作者背景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的诗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最受人们推崇赞赏的,是他表现杀敌报国志愿、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 注词释义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 九州:指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军队。 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乃翁:你的父亲。 古诗今译

我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悲叹看不到九州统一。大宋军队收复中原之日,家祭时别忘了告我亡灵。

名句赏析——?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10)除夕前夜,作者临终前留下来的最后一首绝笔诗。从他两岁时北宋灭亡,到他85岁即将去世,北方大好山河始终没能收复。他原本知道死去之后,万事皆空,个人生死早已臵之度外,惟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统一。80多年来,驱除敌虏、统一河山的强烈愿望,在他心里始终没有动摇过。所以在他临终前,仍然叮嘱孩子们,将来这一天到来时,一定不要忘记祭祀他的亡灵,把这胜利的喜讯告诉他。全诗文字质朴自然,情感沉痛真挚,催人泪下,表现了作者相信恢复中原大好河山的壮志一定能够实现。

5《负荆请罪》课文

时间 战国时代。 地点 蔺相如的府邸。 人物 蔺相如:赵国的上卿。 廉颇:赵国的大将军。

韩勃:蔺相如的门客。 第一幕

[幕启。蔺相如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旁边站着的韩勃气呼呼的,好像受了许多委屈。] 韩 勃(气愤地)大人,别怪我多事,廉将军一再挡我们的道,太欺负人了,我 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蔺相如(笑笑)韩勃,干吗这么生气?

韩 勃 大人,您是赵国的上卿,职位比廉将军高,为什么那么怕他呢? 蔺相如(依然笑笑)我并不是怕他。

韩 勃 刚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廉将军的车子吗?要是我呀,才不让他呢! 蔺相如 还是以和为贵嘛。

韩 勃 (不满地)我真不明白,大人您为什么变得这样怕事。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 蔺相如 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韩 勃 (不解地)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见到廉将军嘛! 蔺相如 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韩 勃 (若有所悟地)唔,原来是这样!对,对,大人您做得对![幕落。

第二幕

[幕启。几天以后。蔺相如在客厅踱步。一会儿,韩勃匆匆走上。 韩 勃 (紧张地)大人!大人! 蔺相如 什么事? 韩 勃 廉将军来了!

蔺相如 (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 韩 勃 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蔺相如 快请廉将军进来! 韩 勃 是!

[韩勃下,一会儿工夫领廉颇上。 蔺相如 (迎上去)廉将军![廉颇赶忙跪下来。蔺相如 (吃惊地)哎呀,廉将军,您这是—— 廉颇 蔺大人,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

蔺相如 (连忙取下荆条扔在一边,伸手去扶廉颇)廉将军,别这样,快请起,快请起。廉 颇 (不肯起来)蔺大人,我实在对不住您。 蔺相如 (双手扶起廉颇)请起来,廉将军,请起来吧。

廉 颇 蔺大人,请您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您。现在,我知道,

那完全是我的过错。

蔺相如 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廉 颇 蔺大人,最初我还以为您怕我哩,后来经人提醒,才明白您这样做完全是为我们赵国着想。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蔺相如 哈哈哈,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实在太高兴了!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韩勃应声下。蔺相如拿了一件衣服替廉颇披上,两人紧紧地拉着手,坐下来亲密地交谈着。 [幕落。

6《船长》课文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轮船从南安

普敦开往格恩西岛。

薄雾笼罩着大海。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来。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儿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 ?20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 求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快 救克莱芒!?船长喊道。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慢慢下沉。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动作再快点!?船长又叫道。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沉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7《爱之链》课文

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一路上冷冷清清。天开始黑下来,还飘起了小雪。

路边站着一位老太太,她遇到的麻烦是车胎瘪了。她在这站了一个多小时了,没有人停下来

帮助她。

乔将车开到老太太的?奔驰?前,停下来。虽然他面带微笑,但她还是有点担心。他会害她吗?他看上去穷困潦倒,饥肠辘辘,不那么让人放心。 老太太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他知道,只有寒冷和害怕才会那样。?我是来帮助你的,老妈妈。你为什么不到车里暖和暖和呢??

乔爬到车子下面,找了地方安上千斤顶,又爬下去一两次,结果,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还伤了手。当他拧紧最后一个螺母时,她摇下车窗,向他表示感激。乔只是笑了笑,帮她关上后备箱。

她问该付给他多少钱,出多少她都愿意。乔却没有想到钱,他认为自己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上帝知道,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曾经有多少人帮助过他。他说,如果她真想答谢他,就请她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他。

乔看着老太太发动汽车上了路,才开着车消失在暮色中,虽然天气寒冷且令人抑郁,但他在回家的路上很高兴。

老太太行了几里路,看到一家小咖啡馆。她想进去吃点东西,驱驱寒气,再赶路回家。女侍者走过来,给她一条干净的毛巾,让她擦干湿漉漉的头发。女侍者面带甜甜的微笑,虽然站了一天也没有被抹去。老太太注意到女侍者已有近8个月的身孕,但她的服务态度没有因为过度的劳累而有所改变。

老太太吃完饭,拿出一百美元付帐。女侍者去找零钱,老太太却悄悄出了门。女侍者拿着零钱回来,看到老太太留在餐巾上的字:?你不欠我什么。有人曾经帮助过我,就像我现在帮助你一样。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的链条在你这儿中断。?虽然还要清理桌子,服侍客人,但这一天女侍者又坚持下来了。 晚上,下班回家,躺在床上,她心里还在想着那笔钱和老太太写的话。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丈夫那么需要这笔钱呢?孩子下个月就要出世了,生活会很艰难,她知道她的丈夫多么着急。当丈夫躺到身旁时,她给了他一个温柔的吻,轻声说:?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

8《小草和大树》课文

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她的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1816年,夏洛蒂出生于英国北部一个穷牧师家庭,童年的一段生活是靠富人施舍,在慈善学校里度过的。母亲不幸早逝,撇下她和嗷嗷待哺的两个妹妹艾米莉和安恩,还有一个弟弟。作为姐姐,她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一部分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除了洗衣、烧饭、缝缝补补外,还要拾柴、捡破烂,替富有人家带孩子。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就和弟妹们在家里跟父亲读书。迫于生活,夏洛蒂和妺妹当过家庭教师,办过寄宿学校。尽管成年累月在艰辛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

1837年冬,21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指点、提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得到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情。?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两个妺妹跟她一样被激怒了,发誓偏要在这个?不是妇女的事业?上闯出一条路来。 文学这条路毕竟太狭窄、太陡峭了。夏洛蒂姐妹的诗倒是写了不少,发表出来的却寥寥无几。姐妹三人节衣缩食,于1846年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结果仅卖出了两本! 沉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夏洛蒂和两妹妹没有悲观退缩,没有失去自信心。经过慎重的反思、权衡,夏洛蒂劝妹妹们把创作的着眼点转到小说上来。她说:?想来咱们的生

六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篇二: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知识复习

六(上)语文知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看报刊、采访、上网、参观有关展览等。

3、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做摘抄笔记、拍照片、编辑剪报、制作资料卡片。

1、我们爱你啊,中国

一、词语理解。

浓妆淡抹:妆,指化妆。 指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装饰。

波澜壮阔:形容水面辽阔。也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天工巧夺: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二、课文理解。

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全诗按 总分总 的结构写的。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第二部分从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即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物迷人,文化古老灿烂,民族精神伟大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地大物博、江山如画、山清水秀、锦绣中华、锦绣河山。

三、积累:

1、描写长江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描写黄河的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描写西湖的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赞美桂林山水的: 桂林山水甲天下。

5、赞美黄山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6、赞美苏州杭州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郑成功

一、词语理解。

慷慨激昂:慷慨:情绪激动; 激昂:振奋昂扬。 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横行霸道: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 霸道:蛮不讲理。 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凭借险要地势,顽固抵抗。 ..

惊恐万状: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

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

载歌载舞:载:又、且。又唱歌又跳舞。 .

二、课文理解。

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 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的史实,

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文天祥、岳 飞——抗击金兵 戚继光——抗击倭寇

林则徐——虎门销烟杨靖宇——抗日救国

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

4、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发展生产,兴办教育。

5、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作用。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词语理解。

悲愤欲绝: 欲:将要。 绝:气息终止。

弥留之际: 弥留:病重快要死了; 际:时候。病重快要死的时候。

异国他乡: 异:别的,另外的。 与世长辞: 辞:告别。

二、课文理解。

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 对祖国强烈的爱。

2、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3、中国爱国的音乐家有:《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 聂耳; 《黄河大合唱》的作者 冼星海。

4、课后第4题:

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肖邦临死前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以及要魂归故里与祖国相伴的愿望。

三、积累。

爱国的成语: 忧国忧民碧血丹心 赤胆忠心 以身许国 精忠报国 为国捐躯

爱国的名言: 1、爱祖国高于一切。 ————(波兰)肖邦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 顾炎武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 范仲淹

4、古诗两首

一、词语理解。

闻:听到。涕泪:眼泪。河南河北:黄河以南黄河以北。初:刚刚。 却看:回头看。 漫:随意胡乱。 妻子(zǐ):妻子和孩子。 即:就。

纵酒:纵情饮酒。青春:明丽的春天。元:同“原”,本来。示:告诉。但:只。 九州:指中国。 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同:统一。

定:平定,收复。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家祭:祭祀祖先。 无:同“勿”,不要。 乃:你的,你们的。 翁:父亲。

二、课文理解。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欣喜若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 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爱国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4、《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诗中作者以 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意: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故乡。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诗意: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6、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为临终前没有看到祖国统一而悲伤。

三、积累。

1、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爱国诗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练习1

1、《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如

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蒙古族(那达慕)、回族、苗族、傣族(泼水节)、满族、朝鲜族、侗族等。

5、负荆请罪

一、词语理解

针锋相对: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策略、观点及行动等尖锐对立。 唇枪舌剑:舌如剑,唇像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像枪剑交锋一样。

寸步不让:连一寸步子也不让给别人。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

若有所悟:若:似乎、好像。悟:理解、明白、领会。有点明白或好像有点明白。 负荆请罪:背着荆条去请罪,现表示愿意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深明大义:指识大体,顾大局。

宽容大度: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能容事。

二、课文理解

1、《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

剧本共分为两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 蔺相如, 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 廉颇。 剧本开头先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受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的可贵精神。

2、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3、蔺相如: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 顾全大局 廉颇:光明磊落 知错就改

三、积累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刘备) 纸上谈兵(赵括)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 指鹿为马(赵高) 卧薪尝胆(勾践)背水一战(韩信) 望梅止渴(曹操)

刮目相看(吕蒙) 精忠报国(岳飞)讳疾忌医(蔡桓公)闻鸡起舞(祖逖 刘琨)破釜沉舟(项羽) 一鼓作气(曹刿)卧薪尝胆(勾践)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6、最后的姿势

一、词语理解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妙语连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诠释:诠,详尽解释,阐明。说明解释。

生死攸关:攸,所。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

二、课文理解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最后的姿势》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2、理解:“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句话的含义。 .........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老师逝世时的自然姿势,但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在危难之际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的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正是这一姿势让人们深深感动,成为人们对他永恒的记忆。

三、积累无私大爱的成语:

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 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7、船长

一、词语

井然有序:井然,整整齐齐的样子。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

阴森可怖:指(地方、气氛、脸色、天气等)阴沉,可怕。

忠于职守:忠于,忠诚的对待;职守,工作岗位。忠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

履行: 实行;实践。

二、课文理解

1、《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2、课文作者是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3、课后第4题句子的含义:

(1)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

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品德所感动,没有一个人再违反他的命令,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有秩序地开展自救。这句话蕴含着对船长忠于职宇、舍己救人崇高品格的讴歌与赞美。

(2)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面对死亡的威胁,哈尔威船长作....

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又一次表现他的高尚品格。

4、做人之道有: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敬长辈、宽容大度等等。

三、积累:和“井然有序”一样含“然”的成语

轩然大波 浑然一体 潸然泪下 泰然处之 焕然一新 庞然大物

戛然而止 怦然心动 荡然无存 豁然开朗 肃然起敬 浩然正气

8、爱之链

一、词语

1、天经地义: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准则。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2、潸然泪下: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二、课文理解

1、《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作者是美国作家杰尼?巴尼特罗依?李。

课文叙写了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不计报酬,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丈夫乔依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链条,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2、课文为何用“爱之链”作题目?

课文中写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中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

六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篇三: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苏教版语文

六年级上册教学总目标

一、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4、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6、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7、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8、培养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二、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三、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1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节159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四、口语交际。

1、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自己的意思。

五、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六、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问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材的安排】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文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教学时间安排】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十一)”,可安排2~3课时的教学时间。

阅读课文,略读课文一般每课1课时;精读课文短篇的可安排2课时,稍长的可安排3课时。

习作课文,每篇可安排2课时。

综合练习,每个可安排3课时。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懂得勤学生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引导他们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

(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张家港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

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

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三、引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畅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2.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摩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

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

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

要求:(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3、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

4、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贵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齐读“不懂就问”。

相关热词搜索:上册 苏教版 语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