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 > 正文
 

古琴高效学习方法

发布时间:2024-04-27 10:45:39 影响了: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古琴高效学习方法,提供全面的古琴高效学习方法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古琴高效学习方法篇一:六:给自学古琴者的几点建议:多听、多看、多想、多练。

六:给自学古琴者的几点建议:多听、多看、多想、多练。

古琴因其入门较易,初弹容易上手,或偏僻之地琴师较少,无师可从,或囊中羞涩,不便从师习琴,所以全国自学古琴者颇多,也不乏自学成才者,精神可嘉。虽有成就,然曲折较多。下面从本人几年的习琴的经验,给自学古琴的琴友们几点建议:多听、多看、多想、多练,简列于下,以供参考。

一、 多听。古琴历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师生对弹”,即老师一句一句的教,学生一句一句的学,老师的一吟一猱,一绰一注,抹挑勾剔,轻重疾徐,在教琴的过程中,学生尽收眼底,回去如勤于练习,加以时日,便不难掌握。这种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进展虽慢,但学生最易得师之精髓。然自学者,只能通过一些古琴的入门书籍,来完成学琴的过程。学曲子时,曲谱成了最重要的老师,但曲谱只是琴曲的一根拐杖,无论是简谱、线谱或减字谱,只能简略记录一下曲子的情况,而不能记录曲子的所有细节。为弥补这一不足,唯有多听名家的录音资料。比如,古琴独特的节奏形式,现在还没有那一种谱能很完善地记录下来,只能用简谱或线谱的小节线去粗略地记录一下。古琴的节奏就如人说话一样,轻重疾徐应随着语气的发展来变化,应强调乐句的“语气感”,并非只是简单的强弱、次强弱等有规律性的变化。恩师李庆中先生为我抄的曲谱,通篇没有一条小节线,只是根据乐句的长短标了一些类似“换气符号”一样的小尖头,但恩师强调,这些尖头绝不同与“换气符号”,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用一个类似的符号来简单的记录。成公亮先生的新书《秋簌居琴话》关于古琴节奏方面的观点,本人非常赞同,希望初学者可以了解一下。基于这一点,如不多听名家的演奏,琴曲的“语气感”就不好把握,这是其一。另外,琴谱的还有一些如吟、猱、锁、掐撮三声等指法,就是有所师承的学琴者,对于这些东西短时间内也很难弄清,且不同流派也多有变化,如果自学者全凭教科书中一些简单的定义,更容易一头雾水,这也要多听名家的一些示范演奏,在听时多关注一下这些指法,从乐曲的一些音效上进行指法简单的判断,多作练习,加以时日,便能慢慢掌握。刚开始可以只听一家,选一位自己喜欢的琴家,等掌握此流派的基本方法后,再广泛地去学习其它各派之长,融会贯通,加以时日,便能为已所用。

二、 多看。一是多看名家演奏,二是多看琴学理论。古琴演奏不仅是一种听觉艺术,琴姿琴容也是琴学很重要组成部分,自学者不可不知。姿势琴容的正确与否,不只关系到琴风、台风等审美问题,如果姿势过于随意,会直接影响到音色的优美,甚至一些较难的技法也很难完成。所以历代的琴谱中,都不惜笔墨去介绍弹琴的姿势及各种手势,将“指法合势”列为弹琴之首要,把“布指拙恶,手势烦乱”列为琴之要病。自唐赵耶利独创手势图以来,历代琴谱多加以引用或增修。现代的琴书入门书籍中,多用照片来代替古代所绘的手势图,再加以简单的解释。但弹琴的姿势,很难用图解或文字来解释清楚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多观摩名家的演奏视录相,仿效名家的姿势支多作练习,久而久之,便会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形很落落大方的演奏台风,这是多观摩名家的演奏。除此之外,还是多去参阅一些琴学理论,如历代经典的琴论及琴谱,如明徐上瀛的《大还阁琴谱》,此谱中的《溪山琴况》至今都被琴家奉为圭臬,现代的好多琴学理论,多出于此。另外还有清代徐祺的《五知斋琴谱》,张鹤的《琴学入门》、近代琴学大家杨师百的《琴学丛书》、顾梅羹先生的《琴学备要》等也都较为精典,多参阅琴论琴谱,尽可能去理解那个时代的审美标准,这对于弹琴来讲是非常有利,这个“琴外”的功夫不可不知。

三、 多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琴学更是如此,如只一味的盲目练琴,不去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进步会很慢,如多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则会事半功倍,少走弯路。比如像“锁”这一指法,虽说教科书上都讲得十分清楚,节奏指序也很明了,但各个流派在实际演奏时却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如不多去思量,很难理解其中的精髓。比如七声的“长锁”,古谱的要求大致是“抹、挑、抹、勾、剔、抹、挑”,但现在好多琴家也常弹为“抹、挑、抹、挑、抹、勾、剔”或“抹、挑、勾、剔、摘、剔、挑”,孰是孰非?很难说清。但细细想来,其节奏型基本都为“四+三”或“三+四”型,即前面四个时值略长的音,另加一组很快的三个音或“三”“四”前后置换,能琢磨通这个问题,自己就会先弹熟基本的传统“长锁”外,再去有选择的学习一个自己较为随手的指法。继而想到,“长锁”是为弥补古琴没有像弦乐那样的长音而作,便会悟到“锁”这一指法的要点:音断意连,一气呵成。如能达此,久加揣摩,多加练习,自然会得其中精髓。其它指法也是如此,在勤练之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四、 多练。学习古琴没有捷径,唯有一法:就是多练。如果掌握不了古琴的基本演奏技法,只空谈什么琴道琴德,那无异是纸上谈兵,只会成为大家的笑柄。掌握此技,如果没有一定时日的练习,就是方法再正确,领悟再深刻,古琴的演奏技法也很难成形。“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二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这个道理自学者不能不知。关于如何练琴,琴友的著述颇多,这里就不多费笔墨,单强调一点,练琴贵“坚持”二字,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兴致来时,便弹习半天,一旦兴头过去,便束之高阁 ,置之不理,这样古琴很难弹好,“三日不弹,手生荆棘”也是此理。本人弩笨,但喜好繁杂,书画等艺也对练琴多有耽搁,所以每天练琴时间甚少,前后总共一个多小时,但每日都会坚持练习,如有他事,改日也会把拉下的功课一并补上,不敢偷懒。画家齐白石先生,耄耋之年,仍惜时如金,勤勉自警,他曾在一条幅上这样写道:“昨日大风,心绪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之,不教一日闲过也。”此语,自学者也应警之。

多看、多听、多想、多练,这四点,虽多是老生常弹,然今人常常忽略,重录在此,与大家共勉。

古琴高效学习方法篇二:古琴自学方法

古琴自学方法

古琴自学方法:

1、心境平和:

业余学琴要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不可急于求成或忽冷忽热。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就要全身心的投入,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唯有持之以恒,方能滴水穿石。 2、多渠道地吸收有助学习的信息:

尽量收集有助学习的一切资料,包括教材、录音带、CD、VCD等,开阔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通过广播、电视、演奏会等渠道,用心观摩学习。例如电视上有时候播放古琴曲目,从中哪怕学到一个指法,或明白某个地方是怎样弹的,就有了收益。

多和别人进行交流。包括学琴者和其他音乐人、非音乐人。他们或者能教你弹琴,或者能教你音乐理论,或者能给你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建议,这些都是学琴不可缺少的。 3、多琢磨、思考,讲究学习方法:

列举几点:

①、见缝插针地学习:做家务时可以听自己正在学习的琴曲;睡觉前可以进行冥想(把乐曲的旋律或弹奏过程冥想一遍);开会(那种谋财害命的会)时可以做指操(离琴的指法练习);等等。

②、把目标分成逐小块进行解决:例如学习一首琴曲,先看看是否有把握拿得下来?然后先把它的旋律听熟,分段(甚至分句)进行学习。把月目标分成周目标、日目标,逐个完成。 ③、把自己的弹奏录下来听:弹奏过程就是一种提高。让亲戚朋友来听自己弹奏,一方面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另一方面作为听众,他们往往最容易发现不足。

④、灵活地学习:守规矩,但也不要太受规矩的束缚。每个指法都需要自己进行分析,并视曲子的需要、个人掌握的熟练程度进行处理。

⑤、充分领会乐曲意境:例如琴曲《梅花三弄》。乐曲描绘梅花傲雪孤高,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演奏中揉、按、放、和,古朴典雅为其骨。还可以调动其他因素来帮助自己理解,如关于梅花的国画、书籍、摄影、舞蹈;唐诗中的咏梅诗等等。

⑥、提高自己的乐感:乐感不是短时间内能一步到位的,要靠平时多练习。例如自己多动手进行古琴的调音;多唱谱、记谱等。

⑦、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俗话说:“功夫在琴外”。文学、绘画、历史、个人阅历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乐曲的理解、弹奏风格产生影响。

4、补充乐理知识:

业余学琴较易忽略的就是乐理的学习。不一定要学得很深,但起码要懂得一些基本的乐理 。

古琴高效学习方法篇三:学习古琴的心得体会

学习古琴的心得体会

时间转瞬即逝,这个学期选修了《古琴演奏技法与鉴赏》,听到老师耐心的为我们讲解,传授中国古代古琴的历史,一些古人弹琴的技巧,古人对弹琴的感受,使我受益匪浅。古人说:读史可以明鉴,但是在古琴方面,聆听琴声可以陶冶情操,缓解压力。使我的心情变得轻松,愉悦。

想要弹我琴,弹出动人心弦的琴声,首先,最基本的就是练好指法。指法——顾名思义,现在有一把琴,你要如何弹出美妙的琴音,离不开的就是你的两只手,十指,当然,十指未必每首琴曲都必须用到。但是作为弹奏的基础,他们是不可或缺的。当然有牛叉的才艺演出用脚弹奏,这个可以排除在外了!

纵观古琴史,如何想要弹出一曲动听的琴音,弹琴者在这当中占据了主导的作用。首先弹琴者坐姿要得体,弹琴更要得体,要强调感情的重要性。所以,对于一个出色的琴师,她要把琴曲当做自己的孩子,知音,注入自己的丰富的感情去对待她们!第二:要弹琴如歌,重视作品的曲调性。一首琴曲有她自己的基准,基调,我们弹琴要遵循琴曲的语调,不能本末倒置。古人常说:对牛弹琴,意思很明显,对于不懂曲调,不懂琴音的的听者来说,即使弹奏的不知是否有曲调,我们仍然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在这里要虚心学学弹奏的曲调!第三:弹琴要按节奏谈。一个良好的节奏才能谈出令人难忘的琴声。第四:弹琴还要调节气息。一个人只有稳定的气息,他才能弹奏出一首成功的

古琴高效学习方法

琴音。第五:弹琴要炼骨。何为炼骨?炼骨一词,在不同的发面有

不同的解释。作为古琴,炼骨就是掌握弹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比如高音与低音间的过渡。第六:弹琴要学会取音。只有熟练地了解琴音,才能恰到好处地取得琴声的节奏与音感!第七:弹琴要明白琴谱的道理。知道琴谱的作用,意义。感情的最终从哪里获得?最后,弹琴要辨别门派。不同历史时期,每个古琴名人都有不同的门派。他们代表这这一时期的琴声,代表着这个时期的古琴发展的主体方向。因而,每个时期的琴音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瑰宝。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弹琴是需悟性的,需要点时间和过程。有人可以学的很快,一年流水梅花,有人三年弹个平沙。其实这些好比速生杨树和黄花梨的区别,前者适合如方便筷子,后者需洗洗考量制成传世器具。没有那个是一定正确的,只是满足了不同学琴者的需要。

弹琴需多读书,多亲近自然。作诗的功夫在诗外,弹琴亦然。关于琴谱,我个人觉得从少儿学古琴,琴学备要打好基本见识再从晚清看起,古文的解释和文字的识别和体会有一点积累后再入明代琴谱比较顺手。

琴器,有张好琴可以促使你提高学习古琴的兴趣,一张好琴光听听散音看看外形就是一种享受。至于对音色的鉴赏力,我个人来说是学琴一年之后的某一天去郑州买琴挑了一会又挑挑弹弹一下午,之后开窍了。当然这不是一下午就可以练就的,之前北京,苏州,乌鲁木齐也扒拉了很多琴。只是没有鉴赏力,浪费了很多机会。

另外就是对外形的理解,有人说看到仲尼和伏羲就有审美疲劳,我觉得你没有见到好的,仲尼历代有很多,当今以曾琴见长,方正饱满,有儒生味。审美的确有层次之分,但通过历练也会不断提高。

(字数:1279 共3页)

闽江学院 海峡学院 2012级会计2班

商若楠 3126110203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