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体育 > 正文
 

兴奋剂与体育

发布时间:2024-04-20 04:15:36 影响了: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兴奋剂与体育,提供全面的兴奋剂与体育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兴奋剂与体育篇一:体育竞赛中滥用兴奋剂原因分析

体育竞赛中滥用兴奋剂原因分析 姓名:倪康 班级:10体教11班 学号:201024042125

0前言

在如今的体育竞技比赛中,随着人们身体素质和技能的提高,竞赛中的各个项目的记录都在不断刷新!世界一流的运动员们也在不断突破人类的极限!与此同时在人们关注各个项目的成绩时也越来越关注赛中兴奋剂的滥用!

1兴奋剂

1.1兴奋剂简介

1.1.1兴奋剂的概念

兴奋剂(doping) 原意指南非人用于宗教仪式的烈性酒。初用于运动竞赛时指海洛因、古柯碱、马钱子素等药物或其混合物。1886年开始有运动中使用此类药物致死的报道。二次大战后使用大增,种类更多,已成为一种引起运动伤害的重要原因,损害运动员健康,损害运动竞赛的公正性。

1.1.2兴奋剂的类别

1.1.2.1刺激类

刺激剂,常用的有安菲他明,其次还有咖啡因、可卡因、麻黄素等,计有40多余种之多,此类药物能通过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增强人的精神与体力,其严惩的副作用则是掩盖疲劳导致过度的兴奋与焦虑,影响运动员的判断能力常

兴奋剂与体育

易造成受伤,并导致心率及血压的急速上升,此外还可能造成脱水,诱发脑溢血和心脏疾病。

1.1.2.2麻醉止痛剂

麻醉镇痛剂,包括吗啡、其衍生物及同类合成制剂。使用后能使人产生快感及心理亢奋,给运动员造成能超越体能的幻觉,并降低痛感使运动员感觉不到受伤的真实情况,仍继续参加比赛从而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常用则会成瘾,故还易引起严重的生理及社会问题。

1.1.2.3阻滞剂

阻滞剂,目前有9种,如心得安、心得宁、心得平等。这类药物具有镇静的作用,使用范围主要在技能类难和准确性顶群中,目的是为了减少心脏的过度兴奋,降低焦虑稳定情绪。

1.1.2.4合成类固醇

合成类固醇,亦叫同化激素。最常用的有:大力补、康力龙、苯丙酸诺龙、癸酸诺龙等。这些药物作为兴奋剂作用可以说是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一类。据国外报道称:“用过的及想

用的几乎占了参赛者的80—90%。此类药物通过口服或注射,可增强运动员的肌肉,然而它们会干扰运动员体内自然激素的平衡,产生一些严重的副作用。在男性中,这些副作用包括性格改变,肾功能异常乳房增大及早秃;在女性中则会引起肌肉增生,月经失调,体毛过度生长。

1.1.2.5利尿剂

利尿剂,顾名思义,此类药物有稀释尿液的功能。利尿剂现有15种,主要用于掩盖或“清洗”体内其它违禁药品的存在,以逃避兴奋剂检查。

1.1.2.6血液兴奋剂,又称血液回输技术

系源于人体自身的血液,称为血液兴奋剂或称自血回输。即从运动员本人体内抽出一定数量的血液,经处理后储备待用,赛前1—7天再将血细胞随生理盐水输回原抽血者体内,目的是增加循环系统中的红细胞数,籍此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研究表明,运动员经自血回输后,最大吸氧量和持续运动到极限的时间均有增加。

1.1.2.7 β-阻断剂

以抑制性为主,在体育运动中运用比较少,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与心律失常等,有心得安、心得平、心得宁、心得舒和心得静等。这类药物是1988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新增加的禁用兴奋剂。

1.1.2.8 内源性肽类激素

内源性肽类激素大多以激素的形式存在于人体

1.1.2.8.1人体生长激素

1.1.2.8.2胰岛素

1.1.2.8.3红细胞生成素

1.1.2.8.4促性腺素

1.1.3兴奋剂的危害性

科学研究证明,使用兴奋剂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许多直接的危害。使用不同种类和不同剂量的禁用药物,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也不相同。一般说来,使用兴奋剂的主要危害如下:

出现严重的性格变化——产生药物依赖性——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异常——产生过敏反应,损害免疫力——引起各种感染(如肝炎和艾滋病)

使用兴奋剂的危害主要来自激素类和刺激剂类的药物。特别令人担心的是,许多有害作用只是在数年之后才表现出来,而且即使是医生也分辨不出哪些运动员正处于

危险期,哪些暂时还不会出问题。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是一种欺骗行为。因为,使用非法药物与方法会让使用者在比赛中获得优势,这种违法行为不符合诚实和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现代体育运动最强调公平竞争的原则。公平竞争意味着“干净的比赛”、正当的方法和光明磊落的行为。使用兴奋剂既违反体育法规,又有悖于基本的体育道德。使用兴奋剂使体育比赛变得不公平,运动员们不再处于平等的同一起点。

使用兴奋剂,将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极大的危害,使服用者心力衰竭、激动狂躁,成年女性男性化,男子过早秃顶,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患糖尿病,心脏病等,严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能激活或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性的制剂。包括苯丙胺、可卡因、咖啡因和其他黄嘌呤类、烟碱及合成的食欲抑制剂,如芬美曲嗪或哌甲酯。兴奋剂可引起中毒症状,包括心动过速、瞳孔扩大、血压升高、反射亢进、出汗、寒战、恶心或呕吐,及异常行为,如斗殴、夸大、过度警觉、激越和判断力受损。长期应用常导致人格改变,如冲动、攻击、易激惹和猜疑,也可导致妄想性精神病。长期或大量使用后停用,可产生戒断综合征,表现为抑郁心境、疲劳、睡眠障碍和梦多。

为提高竞技能力而使用的能暂时性改变身体条件和精神状态的药物和技术。使用兴奋剂不仅损害奥林匹克精神,破坏运动竞赛的公平原则,而且严重危害运动员身体健康。国际奥委会严禁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目前禁用的药物和技术有七大类:刺激剂、麻醉止痛剂、合成代谢类固醇、beta阻滞剂、利尿剂、肽激素及类似物、血液兴奋剂等。

1.2滥用兴奋剂的概况

1.2.1竞技体育领域的兴奋剂滥用

从1968 年奥运会开始实行兴奋剂检测的30 多年以来,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事件并没有减少,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国际泳联1996—1999 年赛内和赛外兴奋剂检查共查出31例;美联社2000 年3 月7 日报道,1999 年全世界共查出343例诺龙阳性;1999 年法国青年与体育部公布, 1999 年1 月1日至11 月20 日, 由该部组织领导的兴奋剂检测, 共涉及68个单项体育协会,阳性案例上升上16. 6%,有278 名运动员被查出294 例阳性反应; 1997 年到1999 年度英国的兴奋剂检测,总共查出了155 例阳性;日本1998 年药检10 例阳性,其中突袭检查的有8 例; 德国1999 年兴奋剂检测阳性39 例;2000 年3 月

至6 月间,意大利奥委会就已经查出了61 名运动员药检不合格??

1.2.2社会体育领域的兴奋剂滥用

兴奋剂使人道德伦丧,是非颠倒,纵容公开的欺骗,毒化社会环境。在一些著名运动员不良的示范下,使许多兴奋剂的服用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由于竞技运动的职业化、商业化,服用兴奋剂是某些官员、俱乐部老板、教练员和医生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的,这些人违反职业道德,有时甚至丧心病狂地胁迫、诱骗运动员服药。严重地浪费社会资源,由于非医疗的目的而研制生产兴奋剂,是对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用于反兴奋剂的支出同样庞大。仅1996 年国际奥委会确认的24 个实验室的药检支出达2900 万美元,近年来,国际体坛每年花在药检上的钱近1 亿美元。另外,兴奋剂还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如:社会暴力。在80 年代末,前苏联对实施暴力而被逮捕的108 人进行检查,发现其中20%的人使用了类固醇等兴奋剂。

1.2.3学校体育领域的兴奋剂滥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兴奋剂的种类逐渐增加,新药层出不穷;使用时间长;隐蔽性强;花样翻新快。科学研究表明,目前还没有发现既能提高成绩又不损害身体健康的兴奋剂。由于兴奋剂的主要功能是用加强的方法来改变身体的机能,而这种改变必将导致身体的平衡遭到破坏,造成自身原有的功能受到抑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危害。比如:出现严重的性格和心理变化,性格暴躁,易激动狂躁;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异常,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心力衰竭;男女不孕,成年女性男性化;产生药物依赖性,甚至导致猝死的发生,严重促使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2滥用兴奋剂的原因分析

2.1体育目的的异化造成了兴奋剂的滥用

在所有的比赛场上,运动员使用兴奋剂都是出于本质上相同的原因,即希望靠兴奋剂来夺取比赛的胜利。现代竞技体育建立在进取、拓展和成就的理想之上。体育是一个可以测量和比赛人类所能达到的能力的舞台。奥林匹克理想把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崇尚进取的愿望集中表述为“更快、更高、更强”。然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突飞猛进的今天,要夺取体育比赛的胜利已经越来越难。

现代竞技体育有许多特征,其中之一便是其可测量性,所有的成绩都可以量化为秒、米、公斤和计分。运动员的比赛名次最终取决于其比赛成绩。竞技体育的另一个特征是其标准化。为了保证公平竞赛和运动成绩的可比性,各项目都必须在规则、规章和要求上建立标准,运

动员必须遵守国内和国际比赛的规则。此外,还必须对参加比赛者有一定程度的纪律约束,运动员必须遵守国际公认的体育道德。因此,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比赛中获胜,必须具备真正的实力。于是,有一些缺乏实力和自信、在现代高科技设备的精确测量结果和严格的比赛规则面前无法取胜的运动员,就想投机取巧,把获胜希望寄托在使用兴奋剂上。

不可否认,现代竞技体育还具有政治化和商业化的特征。从50年代起,一些国家就把使用兴奋剂作为一种“战略武器”,用于体育赛场上的“和平竞争”,以证明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多年来,大众传播媒体的热心关注和庞大跨国公司的巨额投资赞助也加速了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在大型国际比赛中获胜,就可以一举成名并带来滚滚财源,这些无法抗拒的荣誉和物质的双重诱惑,也会使一些运动员不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冒险使用兴奋剂。

2.2体育背后商业化利益造成兴奋剂的滥用

20世纪90年代,竞技体育出现了兴奋剂滥用问题,个别人开始使用药物来提高训练和比赛成绩。这些药物包括多种药理和功效,已经不仅仅限于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药物。体育运动中的兴奋剂问题是一个舶来品,人类竞技体育中兴奋剂的使用从问题暴露的年代看来估计晚于赛马活动。

兴奋剂的药效是明显的,用兴奋剂提高体能和增强肌肉力量也证明是有效的。使用合成类固醇可以获得发达的肌肉;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可以明显地提高人体载氧量从而获得超强的耐力;使用受体阻断剂(心律减缓药物)可使服药者镇定以应对巨大的精神压力,使用中枢神经刺激剂可以使服药者尽快进入预期的状态;使用利尿剂可以快速降低体重(这类药物也常常被添加在减肥药物中);使用肽类激素来促进自身的内源性雄性激素合成,同时不易被觉察。至此,记起有位朋友曾问及有关兴奋剂的奇闻趣事,奇闻之一便是某国外男性使用绒毛膜激素(维持女性妊娠反应的一种激素)后引起了妊娠反应。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能担保,但男性注射绒毛膜激素后出现妊娠反应至少在理论上是可能的。

勿庸置疑,竞技体育是残忍的。运动员常常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伤痛的折磨,这是让人同情的事情,也让人们对运动员充满了尊重。尽管如此,使用药物仍然是一种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因为他们不仅残害了自己的身体,更违背了体育运动的初衷。

如同所有不良行为一样,兴奋剂问题也可能向其他人群蔓延。外国文化的袭染是否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值得关注的。国外的青少年男性为了加强自身的性征而使用雄性激素是早有耳闻的事情。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人生观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防范此类问题的发生,如何去积极引导他们,实在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兴奋剂与体育篇二:什么是兴奋剂

什么是兴奋剂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药物和体育的关系,认识兴奋剂就是在体育运动中被滥用因而被国际体育组织禁止使用的药物和方法,从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被滥用后对身心的损害,进一步看到兴奋剂的风险;全面了解兴奋剂违规的行为,了解禁用清单。

教育重点:兴奋剂违规

第一节 药物和体育

一、药物及其作用

(一)定义

药物,亦称药、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特殊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系列化药品和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二)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防病治病,调节和改善人体机能,恢复和增进健康是药物的基本价值。药物能够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叫治疗作用;药物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叫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应当指出,任何药物都同时具有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副作用)。这是由药物的化学性质和发生作用的机理所决定的。通常药物都有它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药物进入体内被吸收后,只对特定的病灶器官和组织、细胞产生作用,对其它器官和组织、细胞作用产生较小或无作用,这是药物的选择性,药物选择性的高低决定用药的效果,选择性高的药物,治疗作用明显,而副作用就小,反之,选择性低的药物,副作用就大,治疗作用就受到影响。在治疗中还存在着一种药物的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阻抑的现象,这是药物的拮抗性,利用药物的拮抗性,可以降低主药的副作用,增强主药的治疗作用。

药物通过作用人体内的“靶细胞”,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疾病是与健康本质上完全不同的生命过程。从病理学上说,生病是人的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机能、代谢和形态改变,打乱了机体内部各系统和器官平衡,破坏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使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工作和劳动能力受到限制和丧失,精神和肉体产生痛苦,生命受到危胁。人们使用药物治病,就是以病灶和特定部位作为攻击的“靶”,使药物有选择地进入体内,与机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接触,并同其中某些成分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带来机体生理机能、生物化学过程(代谢)和形态学的改变,恢复平衡,回到正常状态。

在药物发生治疗作用的同时,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始终是存在的。表现在:

1.药理性副作用。指在治疗剂量时所产生的与治疗的无关的作用,一般说来药物的选择性越低,作用的器官和组织的面就越大。如麻黄碱在解除支气管哮喘时,也能兴奋精神中枢系统、引起失眠。在有些教科书中,“副作用”一词也泛指药物的不良反应。

2.毒性反应。指的是药物用量过大产生的对机体破坏性的反应。亦称中毒。

毒性反应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形式。急性毒性反应是指一次或突然使用中毒量,引起危及机体生命机能的严重反应。如巴比妥类急性中毒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缺缺氧,甚至呼吸停止、死亡。

亚急性毒性反应,是指反复给予非中毒量,数小时或数天以后积累而中毒者,慢性毒性反应多由于反复长时间用药,进入体内的药量超出排出量所引起反应。我们把亚急性毒性反应和慢性毒性反应也称作积蓄性反应。一些药品的副作用较之治疗作用,往往发生的范围小、强度弱,不易察觉,只有经过长期临床观察才会发现它所导致的慢性中毒反应。

个别敏感性高的人即使是在正常治疗量下用药也可能出现中毒反应。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剂量用药,不要任意超过。

常见毒性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枢神经反应(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心血管反应(血压下降、心搏过速或过缓以至心律不齐)。应特别注意药物对造血器官及肝、肾的毒性,虽发生率低,但较为严重,往往危及生命。

3.药物过敏,即人体对药物产生的变态反应。它与人体体质的差异有关,有些人体质特异,药物作用于人体,会产生超常反应。急性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一小时之内,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缺氧、血压下降、昏迷以及四肢抽搐、死亡。亚急性反应一般发生在用药24小时之内,主要表现形式是皮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腺体分泌增加、支气管痉挛、肠平滑肌痉挛,血管扩强及血压下降等。

4.致畸性和致癌性。有些药物对孕妇体内胚胎的形成和发育有不良影响,被称为致畸原,孕妇慎用。一些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也会引起妇女体内激素分泌失调,给妊娠带来不良影响,成为导致胎儿畸型的因素。经常接触某些化合物可致癌变,也是不争的事实。

5.药物依赖和或断反应。一些药物特别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由于连续使用会使身体产生适应性,造成生理和心理上对药物的依赖。这种不良反应叫做药物依赖;而离开药物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则叫戒断反应。

综上所述,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特殊物质,治疗是药物的基本价值功能。药物是以其生理和生化属性介入人体而发生作用的,药物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既有治疗作用又有副作用,因此必然涉及用药安全的问题。坚持用药的治疗、预防、诊断目的,严格遵守药物的药理特性,按照药物的适应症和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来规范用药行为,是医学道德和公共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有法律上的依据。

二、药物滥用(Drug Abuse)

药物作用于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对人的机体产生多方面的效应,使药物在实现治疗的基本价值功能的同时,出现附加作用,我们曾将这种现象叫做作用“偏移”。例如有些精神类药物可以兴奋神经,使人感到精力充沛,或由于致幻作用使人产生欣快的心理体验;有些药物可以改变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增强人的某些方面的运动素质。作用“偏移”效应一般是通过药物的副作用实现的。当着人们基于非治疗目的,背离用药的基本价值,过度追求药物的附加作用时,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药物滥用。药物滥用的概念,是从滥用麻醉

药品而来的,逐渐推延到滥用其他类药品。

药物滥用,一般指的是指违背了公认的医疗用途和社会规范而使用任何一种药物。这种使用往往是自行给药,因而对用药者的健康和社会都会造成一定损害。药物滥用,严格说不是药理学和临床医学概念,而是具有伦理学、社会学意义的概念。

药物滥用的基本特征是:

1.人为改变药物的用途,使药物脱离其适应症和功能主治范围,用于非治疗的其他目的。

2.使用药物不受药品的药理性质控制,不考虑药品可能产生的副作用,长时间、大剂量、多品种用药。

3.一般情况表现为非处方用药,例如吸含毒品,零散使用运动兴奋剂;但有时也通过处方和医务监督来用药,特别在使用运动兴奋剂中表现更为明显。

药物滥用产生两大社会“毒瘤”一是毒品犯罪,二是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两者尽管目的、手段、后果有所差异,但都带有反社会的性质。

药物滥用是药物的价值功能的“异化”,根源还是人性的“异化”,而人性的“异化”,归根到底也只能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它的原因。药物的双重性及其药物的附加效应,只不过为药物滥用提供了药理学的前提条件,当然也为解决药物滥用问题带来极大困难。

三、体育与药物

(一)药物和体育的结合

“像奥运会一样古老,像因特网一样新潮”,这是国外一家新闻媒体对体育运动中使用药物现象的描述。国际奥委会一份关于兴奋剂的白皮书这样写道:使用兴奋剂的历史与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历史一样悠久。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内科医生盖仑就已经运用药物解除病人的痛苦,正是他描述了古希腊运动员运用兴奋药物影响竞技者的精神状态来取胜的史实。在古奥运会上,就有人服用草药或从蘑菇、芝麻等植物中提取出的刺激性物质,并大量摄取动物性蛋白,以发挥更大的运动潜力;还有人嚼可可叶、喝特制的茶来提神健脑,以达到兴奋的目的。在我国古代体育活动中,也有借助某些天然物质象中草药和酒类饮料来增强体力,取得竞争优势的情况。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现代体育运动中,发展成为大规模滥用药物的问题,成为当今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无法摆脱的阴影。

药物能够进入体育生活,是因为药物的药理特性可以满足体育活动中主体的某种需要所致。 体育运动最直接的目的是通过身体有规律的运动改善机体的机能,通过主动调节达到身体健康的功效。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以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机体的潜能,向生理极限逼进,通过公平竞争和顽强拼搏,展示身体与精神结合的巨大的美学魅力,为“身体有规律的运动”和“主动调节”提供示范,从而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投身体育锻炼。体育学认为,体育运动的生理基础是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人体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性等机能能力。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肌肉的生理特点、肌肉工作的供能情况,内脏器官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等等。某些药物的属性恰恰可以介入人体的生理系统,通过对“靶细胞”的作用,使人的肌肉解剖生理结构与机

能,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能量的供给系统发生有利于竞技的改变。事实上,人类早已取得了这方面的经验。如马拉松运动需要持久的耐力和保持一定的速度。古希腊人就让运动员喝烈性酒、吃羊睾丸。这是因为酒精中含有刺激剂成分,可以刺激神经中枢,使人亢奋;而羊睾丸有较高的激素成分,能增强人的抗疲劳能力。

现代社会,体育运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竞技体育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增强体能,提高竞技能力,驱使运动员、教练员更多地借助药物和生理技术的帮助,来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从上世纪中叶开始,伴随体育全球化的进程,那些被认为具有提高运动成绩的药物和医学手段大规模进入体坛,并呈愈演愈烈之势。体育成了药物的实验场。

产生大规模使用药物的原因:一是药物的实验研究得到发展,人们发现了药物的更多功效;二是药物革命的兴起,产生了一批针对性强、作用大、毒性小的高效药物。在这些新药中,人们发现了提高运动成绩的“捷径”。五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使用的精神兴奋剂安他非明(苯丙胺)风靡体坛,之后不同类型的合成类固醇药物问世,六、七十年代不少运动员使用这些雄性激素以促使肌肉增长,力量增强。八十年代药物革命,从化学制剂发展到生物制剂,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生长激素(HGH)成为新一代“运动药物”。在不需要剧烈体力活动的项目如射击、射箭、雪橇、摩托车、跳台滑雪等的训练和比赛中,则有人使用β阻断剂等镇静药物来控制情绪激动引起的心率加快。在举重、摔跤、柔道等按体重分级的项目中,有些运动员使用到尿剂来减体重,利尿剂还被用来稀释尿样药物代谢物的浓度以达到掩蔽用药的目的。药物和体育的结合,带来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异化”,而这种“异化”恰恰具有滥用药物的基本特征。

从运动员使用药物的目的看,大体有七个方面:

①治疗。

②减轻伤病痛苦。

③转移和缓解精神压力。

④恢复疲劳。

⑤改变身体形态如增长肌肉。

⑥改变生理机能如增加血红细胞。

⑦增强攻击性。

⑧欺骗如掩蔽用药意图。

这里不难看出,只有①项符合用药正当性的要求,通过处方给药或严格遵守非处方药的使用规定来体现用药合理性,当然治疗或预防因使用兴奋剂所带来的疾病除外。②③④项含有治疗的因素,但也存在滥用药物的危险,只有通过处方给药加以判定;凡是脱离处方、或在非处方药使用上违反操作规则、或使用毒品都属于药物滥用。⑤⑥⑦⑧项是基于治疗目的之外使用药物,完全属于滥用药物的范畴。

从使用药物的行为及其后果看,凡是以直接或间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而使用药物,都存在违反安全用药规则、操作失当的问题。例如在药物的选择、用药的给量、配伍、禁忌和药程

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给使用者的身体和精神带来极大的威胁。从竞技体育本身来看,滥用药物的后果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导致运动员死亡和一系列身心伤害;二是导致体育领域道德失范、骗术成风、失去公平;三是导致当代体育的“信用缺失”。同时滥用药物还引发违法犯罪和损害国家利益等社会政治问题。体育运动中的滥用药物现象和引起的上述问题,就是所谓的兴奋剂问题。

由此可见,当今体坛,体育与药物的结合造成药物滥用,药物滥用带来兴奋剂问题。

(二)体育运动中药物滥用概述

在体育运动中使用药物虽然由来已久,但大规模地滥用药物出现在上世纪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按使用药物的主导类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前兴奋剂阶段(上世纪50年代以前)

“兴奋剂”一词在英语中写作“dope”,是从荷兰语“dop”演变过来的,其语源来自南非土著卡菲特人的方言,指的是在祭祀时使用的一种让人兴奋的高度烈性酒。16世纪人们把在赛马时为马匹注射“鸦片麻醉混合剂”叫做“dope”。在体育运动中最初使用的药物都是带有刺激神经中枢的精神药品或物质,所以把运动药物称为“兴奋剂”( dope),至少在1869年的一本英语辞典已经这样释义了,1933年德国出版的《贝克曼体育辞典》明确把“兴奋剂”列入词条。

19世纪中叶已有游泳、自行车、足球、拳击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可卡因、士的宁、咖啡因等药物。1865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一次横渡运河的比赛中,一名荷兰运动员使用了兴奋剂类药物,这是现代体育史上第一次关于使用兴奋剂的报道。另有资料显示,那时欧洲自行车运动员为增强耐力服用一种有海洛因和可卡因混合制成的饮料speedbll。当时欧洲举行一种叫做“六日赛”的自行车比赛,选手需要日夜不停、持续骑行144小时,体力消耗极大。为增强体力,比利时运动员在比赛时吃一种药物浸过的糖片,法国车手服用咖啡因片,而英国人则吸纯氧并用白兰地送服士的宁、海洛因和可卡因。自行车运动员的“取胜秘诀”很快传遍体坛。19世纪末,拳击选手在上场比赛前都要喝酒使用士的宁、可卡因和白兰地混合饮剂。大约在1910年前后,比利时和英国在进行足球比赛时,运动员流行吸纯氧的时尚。首例致命的案件发生在1879年巴黎自行车赛上,一名叫做林顿的英国选手使用了其经纪人提供的兴奋剂trmethyl而导致死亡。

兴奋剂也出现在早期现代奥运会的赛场上。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第三届奥运会上,美国马拉松运动员希克斯因服用混合着鸡蛋清的士的宁,在冲过终点处昏倒在地,经医务人员紧急抢救才苏醒过来。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意大利马拉松运动员多兰多?彼得利在进入场地冲刺区后便神志不清,由别人搀扶通过终点后昏倒,也被认为是服用了士的宁。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

(1)在运动员中使用的药剂和物质有士的宁、酒精以及可卡因、海洛因等等。一般都是在比赛前甚至在比赛进行中使用。这些药剂和物质虽然称为“兴奋剂”,但其内涵没有禁用的含义,还不具有今天使用“兴奋剂”一词的意义,所以这个阶段叫前兴奋剂阶段。

兴奋剂与体育篇三:浅谈体育中考学生使用兴奋剂的问题

浅谈体育中考学生使用兴奋剂的问题

摘要:近年来兴奋剂从竞技体育蔓延到学校体育,从体育比赛发展到了体育考试当中,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严重违反了体育道德和公平竞争的原则。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相关问题的危害性、严重性。应积极进行反兴奋剂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兴奋剂的蔓延及时加以防范。

关键词:体育中考;学生;家长;兴奋剂

1.前言

教育部的一项调查表明,最近20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2005年和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绝大多数下降,如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3.7厘米、

3.9厘米。2006年12月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加一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提出“积极推进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的做法,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不少省市将体育中考的成绩从30分增加为40,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却只是体育中考成绩,而忽视了平日的锻炼,上考场前想到的是用兴奋剂来提高考试成绩。

2.体育中考使用兴奋剂的原因

2.1家长、学生,学校的共同需求所致

体育中考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在此情势下,家长和学生为得高分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损害学生的身心健

相关热词搜索:兴奋剂 体育 体育中考兴奋剂 兴奋剂危害体育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